【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网讯】2019年11月8日,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者论坛第27期“新中国70年的国家治理:理念、话语与制度”青年学者对话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
此次论坛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飞岸、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张权、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李戈、中国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魏志奇、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常婧、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杨彬彬、陈明琨和蒋玲等8位青年学者作专题发言。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培永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郗戈教授出席论坛并担任评议人。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王衡主持。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培永研究员指出与会青年学者围绕国家治理的多层面、多维度的主题发言,对于身处“思想退场、学术入场”时代的我们重新思考哲学思维和科学思维的互动与联结具有启发意义。他认为在研究选题上要具有宏大思想视野和理论关怀,但最好以“小切口”入手,注重以扎实的研究依据形成有说服力的证明。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郗戈教授充分肯定了本次论坛的学术水准,同时对博士研究生如何从事科研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他强调研究生关注的问题应以现实话题为切入点,在理论性聚集的同时凸显问题意识。宏观的大题目可以选取具体案例深耕,同时注重文章的创新性,除了历史梳理还要尝试进行正面的理论建构。要细致辨析不同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学理上界定好核心概念的内涵。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者论坛从2013年至今已经举办了27期,本期首次邀请博士研究生作为主题发言人参与,是为了将青年论坛进一步打造成为推动青年学生向青年学者转变的平台,通过老师与学生展开学术对话实现互动交流和思想碰撞,形成“传、帮、带”的机制,助力研究生从对话受众走向对话主体,早日成为学界的主流。
文章来源:中国网
为了让人们可以更好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开始了相关专业的课程研修班,主要的专业如下:
1.思想政治教育
2.中共党史
培养方向
各级党政机关、教学科研单位、新闻机构等企事业单位组织宣传、管理人员、教师等。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科研师资力量,全国排名靠前。
★建有国内齐全的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该学科是全国重点一级学科。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教授23人,副教授18人,讲师17人,政府特殊津贴享有者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3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