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网讯】今天是考研倒计时44天,焦虑、慌乱等情绪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坚持到最后往往比拼的是心态。
想告诉大家的是,在这一个半月的时间里,你可以做的事依然很多!这里特意为考研儿们整理了冲刺阶段必须警惕的三大雷区!咱们越过雷区,一起考上!
雷区一:每天都被焦虑等负面情绪影响
正常情况下,在冲刺阶段,大家基本都进入了巩固复习与查漏补缺的状态。然而,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可能会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发现,有些知识点竟像没学过一般陌生...
这个时候,就连一部分在前期心态很好的同学都有些绷不住了。湿兄想说的是,不论前期你的学习效率如何,现阶段一定要有自信,相信自己已经有了对这门学科知识的基本认知,而我们要做的不过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巩固加强,没掌握的知识点马上开始补起来就行。
越到后期,比拼的越是心态,而缓解你当下焦虑情绪最有效的办法永远是行动。
有一句话,一直记在心里,这句话也送给你:
People often suffer from imagination than reality
雷区二:只偏向某一门科目的学习
自己考的是英语二,过国家线应该没问题,所以准备把复习英语的大部分时间都匀给还不太有把握的专业课。
这样的做法可取吗?答案当然是:NO!
就英语这样的更倚重平时积累的学科来说,到了后期我们学习的目的多是保持自己对题目的熟悉感。就提分而言,把时间更多投入在专业课里性价比确实更高,但是,我们现在还有44天,严格来说还没到纯练手感的阶段,你的英语学习仍旧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
所以,大家现在切不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记住考研各个学科的复习一定是系统的。当然,个别同学某一学科确实十分优秀就另当别论啦~
雷区三:把熬夜当成冲刺阶段的标配
自我感动的人往往擅长熬时间,而聪明的学习者总是喜欢拼效率。这里绝不是说学习时间长就是不好。如果你已经在熬夜学习或者准备熬夜,不妨对比一下熬夜前后的学习效率,如果熬夜之后,看似学习时长增加了,而实际换来的是深夜的低效记忆与第二天的睡眼朦胧。
此时,你不如再认真审视一下自己的学习计划。毕竟,考研在某种角度上说是一件看结果不看过程的事,你真正学到了多少才是更有价值的事。
Anyway,说了这么多,希望大家都能合理规划最后宝贵的复习时间,避开这三大雷区,一战成硕!
文章来源:百家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