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校首页>招生简章>新闻学院-媒体转型与创新招生简章

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学(媒体转型与创新方向)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学(媒体转型与创新方向)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所属学院:新闻学院
所属专业:传播学
学习费用:4.5万
学      制:1.5年

简介: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学在职研究生。大专及以上学历可以就读,本科有学位者可申请硕士学位。
学院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领导创办的第一家新闻教育机构。1958年,北京大学新闻专业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此前,创办于1924年的燕京大学新闻系于1952年并入北大新闻专业,因此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新闻系集人大、燕京和北大三所大学新闻教育力量于一体,开始了新中国新闻教育的历程。1988年,新闻系改名为新闻学院。

自成立至今,安岗、罗列、余致浚、甘惜分、方汉奇、张隆栋、蓝鸿文、郑兴东、成美、何梓华、秦珪等院系领导和知名教授,为学院的发展和新闻学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大新闻系是国内最早开展新闻学硕士和博士教育的两所院系之一,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设立硕士点,1984年设立博士点。

新闻学院目前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所在单位,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单位。现任院长为赵启正教授,执行院长为胡百精教授。

学院现有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传播学4个本科专业,新闻学、传播学、传媒经济学和广播电视学4个硕士学位点,新闻学、传播学、传媒经济学、广播电视学4个博士学位点,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其中,新闻学连续三届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7年,传播学专业被评定为国家重点学科,新闻学院成为全国仅有的同时拥有新闻学、传播学两个一级重点学科的学院之一,也是我国新闻传播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2011年增设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教育。

学院设有新闻传播实验中心和资料室,资料室保存有解放前的报刊样本3765种、报纸影印本422本,建国后的报纸合订本1100余本,期刊2700本,中外图书资料20000余册。学院编辑出版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国际新闻界》。

在海外交流与合作方面,学院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多所高校的相关院系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全院绝大多数教师有出国访问、进修、讲学或其他国际交流的经历。


  一、学院优势

 

  ● 中国最著名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基地

  ● 教育部2017年全国95个一级学科评估中新闻传播学科评估结果为A+,全国排名第一

  ● 全国唯一连续两届的新闻学国家重点学科所在单位

  ● 新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及多位委员所在单位,中国记协常务理事单位

  ● 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所在单位,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学者和学术带头人。现有教授423名,其中13人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93人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在教育部10个全国高校文科教育指导委员会中,有6个 委员会的副主任由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出任,居全国高校第一位。

  大部分授课名师直接参与国家经济、金融、法律、组织人事机构等政府相关决策部门的政策制定。

  能为人大上海班学员提供具有前瞻性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专业 方向 学术专题与案例分析 专业选修课 专业课 公共课
传播学 媒体转型与创新方向 媒介战略管理专题、传媒创新与发展专题、当代媒体前沿问题与案例 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前沿、新闻采访写作研究、新媒体传播研究专题新闻法规与伦理研究、媒介市场分析、网络传播研究、传播伦理与法规 公关理论与实务、广告理论与实务、量化传播研究方法、出版理论与实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新闻理论研究、传播理论研究、新闻传播史、专业外语、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二、学制

 

  2年

 

 三、学习方式

 

  每月集中安排一个周末,连续三到四天时间授课:周四、五(18:30-21:30)周六、日(9:00-17:00)

  【学习年限】

  学分四年有效;

  共有四次参加同等学力人员全国统一考试机会;

  三年内预约选听人大在上海开设的全部研修课程;

  【培养费用】

  学分课程研修费:¥4.5万

  (学费一次性交清,课程考试费、论文指导及答辩等费用,另按中国人民大学相关规定执行。研修班正式开课后,一律不转专业,学员因故不能坚持学习,视作自动放弃,不退学费。)

  以同等学力考研的5个必要条件

  ①学士学位获得之日起3年以上;

  ②通过同等学力的外国语水平及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

  ③通过中国人民大学组织的课程,每门课程修满学分并考试合格;

  ④通过中国人民大学组织的论文答辩;

  ⑤在全国统一刊号的期刊上发表一篇不少于5000字以上的学术文章;

  【考前辅导】

  ●同等学力人员全国统一考试考纲编委,大多由人大教授组成;

  ●由部分同等学力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编委或阅卷成员授课,针对性辅导、紧扣考试大纲、历年通过率名列前茅。

  ●至今人大上海教学中心已有超过5000人次通过了同等学力学科综合全国统一考试。例如:

  ●2003年参加全国统考学员通过率(约)77%;

  ●2004年参加全国统考学员通过率(约)74%,其中经济学科全国统考人大上海班参考学员148名,其中114名通过全国统一合格线,通过率高达77%;

  ●2005年参加全国统考学员通过率(约)76%;其中法学学科综合全国统一考试中,人大上海教学中心学员更是创造了91.7%的佳绩;

  ●2006年参加全国统考学员通过率(约)72%,其中外语全国统考通过率72.9%,经济学学科综合全国统考通过率77.33%,新闻传播学科综合全国统考通过率高达83.78%;

  ●2008年经济学学科综合全国统考通过率72.66%,新闻传播学科综合全国统考通过率高达86.36%。

  ●2011年工商管理学科综合全国统考通过率78%,经济学科综合全国统考通过率76.3%。

  ●2012年工商管理学科综合全国统考通过率75.6%,经济学科综合全国统考通过率79.2%

  ●2013年工商管理学科综合全国统考通过率82.5%,经济学科综合全国统考通过率72.8%

  ●2014年工商管理学科综合全国统考通过率75.3%,新闻传播学科综合全国统考通过率71.8%

  ●2015年工商管理学科综合全国统考通过率78.3%,经济学学科综合全国统考通过率75.8%

  ●考前辅导串讲的任务就是重点讲授各门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有可能在考试中出现的若干重点理论。使学员建立起脉络清晰的理论框架,对各门课程尽可能达到理论深度,分析问题有能力及自信的考试状态。

  ●帮助广大考生在考前抓住考点,进行高效率的冲刺复习,结合最新命题动向,通过对命题规律的酝酿把握,凭借丰富的辅导经验、敏锐的洞察力,讲解各题型的答题思路及技巧,为考生最后冲刺提供捷径。在最后冲刺的日子里,集中精力巩固和把握重点,对应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熟练掌握应试答题的各项技巧,以达到在规定时间内快速、准确答题的能力;

  ●训练必备的考试心态,确保考试正常甚至超常发挥水平;

  ●对知识体系进行测评和查漏补缺。

  【报名条件】

  免试入学,资格审核;

  获得学士学位(专业不限)后,一年以上者(含一年);

  非申请学位学员可放宽至大专学历。

  【考研必要条件】

  (根据国务院学位办[1998]54号、[2008]1号文件)

  学士学位获得之日起满3周年;

  通过中国人民大学组织的课程学习,每门课程考核合格,修满学分;

  通过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学位的外国语水平及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

  在国家统一刊号的期刊(省级)上发表一篇5000字以上的学术性论文;

  通过中国人民大学组织的论文答辩。

授课名师
毛基业_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名师介绍-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网

毛基业 研究领域:信息系统的组织采纳、各类用户行为、外包管理和信息化项目管理、大数据应用以及数字化转型

李先国_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名师介绍-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网

李先国 研究领域:市场营销理论、营销战略、渠道与销售管理、消费者行为

  • 姓       名:
  • 电      话:
  • 意向专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018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