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校首页>招生简章>历史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招生简章

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在职课程培训班招生简章

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在职课程培训班招生简章

所属学院:历史学院
所属专业: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学习费用:3.2万
学      制:1.5年

简介: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在职研究生。大专及以上学历可以就读,本科有学位者可申请硕士学位。
学院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成立于2005年9月,下设历史系、清史研究所;2013年10月,又增设考古文博系。陈桦教授和孙家洲教授曾先后担任学院院长。现任院长为黄兴涛教授。

人民大学的历史学科,其前身为1948年建立的华北大学中国历史教研室。至20世纪50年代人民大学初建之时,历史学亦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最早开办了中国古代史和近现代史研究生班。1956年,历史系正式建立。“文革”期间,人民大学一度停办。1978年复校,历史系重建,清史研究所也获得教育部批准,正式挂牌成立(其前身为1972年成立的“清史研究小组”)。

在过去近70年的历程中,已故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何干之、尚钺、郭影秋、彭明、郑昌淦、李文海、王思治等先生,以及一批已离退休的造诣高深的前辈学者先后在此耕耘,为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历史学院共有专任教师80人,包括教授29人,副教授26人,讲师25人。其中,既有像戴逸先生、唐纳德•沃斯特(Donald Worster)先生那样杰出的史学大家,更有一批年富力强、思想活跃并在学界很有影响的中青年学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辛勤探索、努力追寻,为本学科赢得了声誉。


  一、学院专业优势及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1995年历史系被教育部确认为历史学本科教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000年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得以建立。

  ★师资强劲。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目前拥有戴逸、孙家洲、包伟民、魏坚、黄兴涛、刘后滨、杨念群、夏明方、孟广林、韩树峰等一批知名学者。课程研修班师资力量全国排名第一。

  ★学科齐全。学院下设历史系、清史所、考古文博系,同时拥有中国史、世界史和考古学三大一级学科点,中国史八个二级学科建制完备,世界史学科设有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教研室,考古文博系设有先秦考古、汉唐考古、宋元考古和文博科技四个教研室;三个一级学科都拥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

  ★特色鲜明。秦汉、唐宋、明清、民国史研究力量雄厚,闻名学界;世界史侧重政治史、宗教史等,正广延海内外人才,大力发展,有日新月异之势。考古学科侧重北方民族考古,朝气蓬勃,发展势头迅猛,已经在中国考古学界异军突起。

 

  二、研究领域及课程设置

 

  根据学校和我院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中国古代史开设课程如下:

研究方向领域
先秦考古、汉唐考古、宋元考古、北方民族考古研究、博物馆学
题库课程 课程名称 类别 学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公共课 2
考古学理论 方法课 3
旧石器时代考古 专业课 3
新石器时代考古 专业课 3
非题库课程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公共课 1
专业外语 公共课 3
史学研究方法 方法课 3
考古文献研读 学科基础课 3
考古论文写作 学科基础课 3
夏商周考古研究 专业课 3
汉唐宋元考古研究 专业课 3
考古实习 专业课 6
中西文化交流考古 选修课 3
体质人类学 选修课 3
美术考古 选修课 3
名师讲座 清史讲座 讲座课程  
明史讲座 讲座课程  
历史考古讲座 讲座课程  

  *我院每学期安排3门名师讲座,讲座内容更新较快,请同学以实际课表为准。

 

  三、名师简介

 

名师 职称(行政兼职) 研究方向或领域
魏坚 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考古学科评议组成员,兼任中国蒙古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元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岩画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台湾逢甲大学客座教授、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和吉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等。 多年从事阴山南北及陕晋冀北部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发掘与研究,命名了“庙子沟文化”等四个考古学文化类型,建立起了这一区域史前文化的考古学文化编年体系。迄今共主持80多项考古发掘和专项调查项目,其中阴山南北战国秦汉长城调查、居延青铜时代遗址和汉代烽燧发掘、河套地区汉魏墓葬发掘和正蓝旗元上都考古发掘等,均取得丰硕成果。主持发掘的庙子沟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和金斯太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均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年主持发掘、调查和申遗工作的元上都遗址,在2012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出版《庙子沟与大坝沟》、《额济纳汉简》、《元上都》等学术专著8部,主编文物考古文集等8部,发表研究报告和论文百余篇,在国内外相关学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
吕学明 历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专业方向为新石器考古、夏商周考古、中国古代青铜器。已出版《大凌河上游流域红山文化区域性社会组织》、《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中国北方地区出土的先秦时期铜刀研究》等研究成果。
李梅田 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术方向为汉唐考古,主要研究兴趣是汉唐时期墓葬、美术考古、陶瓷考古等。1996年起,先后主持了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三峡消落区的抢救性考古发掘10余项,2012年参与湖北“申遗”项目“唐崖土司城址”的考古发掘,任执行领队;参与的重要考古发掘还有河南郑州西山遗址(1996)等。已出版《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魏晋南北朝》,《魏晋北朝墓葬的考古学研究》等成果。
陈胜前 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兴 趣:考古学理论、考古学思想史、石器分析、遗址过程、史前艺术、史前考古、农业起源、考古教育等。先后参与发掘遗址十余处,主持发掘湖北郧县余嘴2号旧石 器地点,整理安徽东至华龙洞遗址发掘材料,分析内蒙古大山前、哈民忙哈等遗址出土石器,调查内蒙古鄂伦春人狩猎采集遗址等。已发表论文五十余篇,著有《史 前的现代化》、《思考考古学》;译有《追寻人类的过去》、《考古学的关键概念》。
韩建业 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多年从事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考古学研究,曾主持或参加河南驻马店杨庄、湖北天门石家河、内蒙古凉城板城和西白玉等遗址的发掘工作。对中国先秦时期的文化谱系、文化格局、聚落形态、人地关系、古史传说等进行过全面综合的研究,提出距今6000年前已经形成文化上的“早期中国”、距今5000年前已经出现贯通中西的“彩陶之路”,以及中国文明的三大模式等观点。主持完成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出版专著或考古发掘报告14部,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

 

  四、教学办法

 

  学习期间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面授时间为周末,每门课程讲授约24个学时。

 

  五、学制

 

  2年

 

  六、学费标准

 

  学费32000元/两年(以学校批复为准)。学费一次性交清,正式上课后,学员因故不能坚持学习视作自动放弃学习,不退学费。

  申请硕士学位者,学位课程考试费及论文指导费、论文答辩费等按中国人民大学有关收费标准另行执行。

 

  七、报名办法

 

  (1)到报名地点注册,登记报名。

  (2)填写在职人员入学登记表。

  (3)本人最后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

  (4)一寸彩色证件照2张、两寸彩色证件照4张。

 

  八、学籍学习管理

 

  学员将在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正式注册,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在职研究生管理办公室实施学生教学及管理工作,并由班主任负责组建学生班委会协同工作。

 

  九、证书

 

  1.学员完成课程设置中所规定的课程并考试(考核)成绩合格者即可结业。

  2.结业学员获加盖学校钢印和红章的《中国人民大学研修班结业证书》。

  3.符合申请硕士学位条件的学员(取得国家承认学士学位)可按我校有关规定申请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

  4.该学位证书与统招生学位证书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与社会认可度。

 

  十、申请硕士学位及方法

 

  1.申请学位按照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关于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规定办理。所交学费不包括进入论文阶段后的费用。

  2.报名参加在职课程研修班学习的人员,可在报名时提出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

  3.国家统一组织的英语和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由我院协助学员到研究生院办理手续,费用按规定由学员交纳。

  4.我院将为学员安排教师进行学位论文的指导。

 

  十一、联系方式

 

  联 系 人:胡老师

  联系电话:010-62563402

  报名地址:中国人民大学

  报名时间:周一至周日(9:00——17:30)

授课名师
毛基业_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名师介绍-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网

毛基业 研究领域:信息系统的组织采纳、各类用户行为、外包管理和信息化项目管理、大数据应用以及数字化转型

李先国_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名师介绍-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网

李先国 研究领域:市场营销理论、营销战略、渠道与销售管理、消费者行为

  • 姓       名:
  • 电      话:
  • 意向专业: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018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