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学院:劳动人事学院
所属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学习费用:5.68万
学 制:1.5年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成立于1983年,现有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和职业开发与管理五个系(教研室);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障四个硕士点;其中劳动经济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社会保障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学院长期针对涉及社会民生的重大课题展开攻关,与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北京市委组织部等国家机关保持着密切关系;以积极姿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国际劳工组织以及美国康奈尔大学、罗格斯大学,英国华威大学,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多伦多大学等重要国际组织和世界一流高校签订有合作协议;与壳牌石油、中国化工、中船集团、光大银行等各行业翘楚有着多方面的合作。学院通过人才培养、政策建议、咨询服务等方式,影响了中国劳动就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劳动关系、职业发展、创新创业等领域的规范化进程。
劳动人事学院是中国劳动科学研究的最权威学府,是国内相关学术领域最早的开创者,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力资源最佳管理实践的推动者。
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提高在职人员的业务素质,经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备案同意,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决定在北京举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一、学院优势及简介
★打造研究型学院,倡导基于中国的知识发现新主张
★打造智库型学院,构造影响政策和管理决策新模式
★打造全球型学院,开拓学科资源与专业发展新空间
★打造创业型学院,引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新潮流;
★打造责任型学院,成就高等教育社会责任新典范;
★打造创新型学院,构建中国高等教育管理新标杆!
劳动人事学院现有劳动经济、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和职业开发与管理五个系;设有组织行为学研究所、人力资源开发与评价中心、领导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中国就业研究所、劳动关系研究所、中国人力资本审计研究所、人力资源服务研究中心、人大-罗格斯全球雇佣与工作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建有数据与案例研究中心、人力资源与领导力开发中心。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劳动人事学院专业所涉的学科全部获评为A+。
学院科研师资力量雄厚,有教授 19 人,副教授 18 人,讲师 14 人,院聘兼职教授 20人,返聘教授 8 人。其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1 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 1 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7 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 人,北京市优秀人才 2人,首批“北京高校青年英才计划”3 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 19 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3 人。另有来自美、德、英、日等国和港台地区的近 20 位著名学者担任学院兼职教授。
劳动人事学院是中国劳动科学研究的最权威学府,是国内相关学术领域最早的开创者,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力资源最佳管理实践的推动者。学院通过人才培养、政策建议、咨询服务等方式,影响了中国劳动就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劳动关系、职业发展、创新创业等领域的规范化进程。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领导力发展方向培养方向及学习课程
基础课 | 专业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领导力 |
管理学原理 | 管理沟通 |
企业战略管理 | 管理技能开发 |
市场营销理论 | 高绩效团队建设与管理 |
组织行为学 |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
语言基础 | |
管理学研究中的数据分析方法 | |
学术规范和论文写作 | |
员工关系管理 | |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
三、名师简介及研究方向领域
授课教师 | 职称(社会兼职) | 研究方向或领域 |
石 伟 | 教授、博士生导师、人力资源管理系主任、美国管理学会会员、北京市委组织部特聘研究员 | 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社会心理学、工作分析、企业文化、团队建设、职业与创业管理、文化人类学、管理学概论 |
孙健敏 | 教授、博士生导师、领导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北京行为科学学会会长 | 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与组织绩效的作用机制、领导方式与有效性、测评理论与技术等 |
彭剑锋 | 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被深圳华为公司、山东六和集团、新奥集团等企业聘为高级管理顾问 | 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研究 |
张丽华 | 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行为科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人类工效学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 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概论、领导学、企业管理学、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管理案例教学与研究 |
程延园 | 教授、博士生导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劳动关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联合会雇主工作委员会专家 | 员工关系、薪酬管理、劳动法与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管理 |
林新奇 |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管理科学学会人力资源管理分会会长、全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 | 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定岗定编与组织变革,国际化人力资源管理等 |
周文霞 | 教授、博士生导师、职业开发与管理系主任、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教学与实践分会秘书长 | 领导与激励、职业选择、职业转换、职业发展策略、职业价值观的跨文化比较、员工培训与职业发展 |
…… |
四、培养方式
1、学制:课程研修班学制两年,采取面授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
2、考试:国家统考每年一次,学校题库考试每年两次,学院非题库考试统一安排。
3、考试资格:学士学位满三年后,可申请申硕办理考试资格证。
五、报名条件
【报名条件】
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体健康,能坚持在职学习者;
2、受教育背景,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
(1)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满三年以上,可进行同等学力申硕;
(2)大专学历,旨在提高本人业务素质,也可参加研修班课程的学习。
3、国考要求:根据教育部和学校研究生院有关规定,自2019年5月起, 所有报考我院课程研修班学员,参加外国语类考试只限报考英语。
六、报名办法
1、报名时间:9:00-17:00
2、报名地点:中国人民大学
3、报名手续:
(1)到报名地点注册,登记报名。
(2)填写在职人员在职课程研修班报名登记表。
(3)本人最后学历证书、学位证书、身份证三个证书复印件。
(4)2寸同底彩色证件照4张。
七、颁发进修证书
完成研修班规定的学习项目并考试合格者,经中国人民大学审核颁发结业证书。获得学士学位三年以上者,通过全国统考及论文答辩后可获得管理学硕士学位。
八、收费标准
研学费48000元/两年(包含书本资料费),学费一次性交清。
申请硕士学位者,学位课程考试费及论文指导费、论文答辩费等按中国人民大学有关收费标准另行交纳。
九、申请硕士学位及方法
1.申请学位按照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关于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规定办理。所交学费不包括论文阶段后的费用。
2.报名参加在职课程研修班学习的学员,可在报名时提出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
3.国家统一组织考试科目为工商管理综合和英语两门,由我院协助学员到研究生院办理手续,费用按规定由学员交纳。
4.我院将为学员安排教师进行学位论文的指导。
十、联系方式
联系人:胡老师
联系电话:010-62563402
报名地址:中国人民大学校内